-追时间的人:信息过载时代的知识解决方案
-目录
-序言 追时间的人
-第一讲 思维模式与积极教养
-什么是思维模式
-如何细分成长型思维模式
-表1–1 鼓励和表扬有何不同
-如何培养孩子情绪调节的成长型思维模式
-如何培养孩子学习的成长型思维——区分表扬与鼓励
-思维模式会相互转化吗
-刻板印象与思维模式
-思维模式是后天的还是先天的
-第二讲 人类的择偶权衡
-什么是择偶权衡
-资源稀缺
-任务多样
-选择多效性
-择偶偏好的权衡之弗莱彻
-择偶偏好的权衡之诺曼
-抄袭式择偶
-什么是找对象的好策略
-男女友情是个新事物
-爱人
-情人
-线人
-男女之间有纯粹的友情吗
-为什么韦小宝有七个老婆
-门当户对与爱情相似性
-两个人不平衡怎么办
-权衡是感性还是理性
-如何应用进化心理学
-不同地区婚配和继承制度的影响
-第三讲 神经迷思
-神经科学到底研究什么
-大脑只利用了10%吗
-1908年
-20世纪二三十年代
-另一个源头来自20世纪30年代
-左右脑的迷思
-脑门越大越聪明吗
-表3–1 哺乳类动物脑化指数
-表3–2 哺乳类动物脑/体重比例
-神经迷思的积极意义
-神经科学和教育的关联
-智力的测量及可变性
-情商是否算是一种神经迷思
-审美的神经学研究
-发展敏感期
-大脑默认模式网络
-第四讲 可供性
-什么是可供性?
-理解可供性的障碍
-设计界的创新为什么大多围绕可用性展开
-可供性概念理解三阶段
-如何提升对可供性的认知层次
-可供性与设计
-可供性的社会价值
-对可供性建模的可能
-预知可供性的概率
-宏观领域的可供性范例
-儿童心理学中的可供性概念
-可供性在人与物品交互中产生
-可供性适应机制的属性
-可供性的有限及无限
-如何提高对可供性的感知力
-可供性与模板库
-可供性与App设计
-对用户体验领域可用性的澄清
-Affordance词源探究
-第五讲 我知道,你知道,她知道
-为什么人类大脑不习惯论证
-多层结构法
-人类大脑为什么需要多层结构法
-沃森测试为什么通不过
-论证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,它从哪里来
-人类生活及其语言映射
-人类生活与语言映射的主要类型
-有效论证的诞生
-论证的主要类型:对比与因果
-对比关系
-因果关系
-对论证的论证:层次与递归
-阅读与写作技巧
-如何训练逻辑思维
-小孩子阅读着重培养什么
-逻辑思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
-说和写的区别
-第六讲 好人会武术,神挡仙不住
-病态利他:助人过度也是病,得治
-利他惩罚:对于“坏人”,得罚
-助人也有策略,得学
-但是助人这件事啊,还是得做
-如何确定助人的界限?
-助人的多个角度
-给予和索取的共存
-给予者与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区别
-男性与女性对助人出发点的审视之别
-对社会而言长久的助人策略
-积极的利己与消极的利他
-第七讲 2014年诺贝尔奖得主莫泽夫妻谈
-大脑认知地图
-莫泽夫妇实至名归
-为什么要研究认知功能
-细胞形状与功能
-大脑的位置定位
-神经元群体合作才有意思
-从科学到人生另一半
-卢立专访
-莫泽夫妇专访
-第八讲 谈判基础与技巧
-姐妹分橘的故事
-谈判报价要依据自己的渴望
-情绪在谈判中的作用
-如何应对难缠的对手
-技巧在谈判中的作用
-有关谈判成本:谈还是不谈?
-脑洞大开——谈恋爱是谈判吗?
-谈判案例
-《谈判力》读后感
-第九讲 让小朋友学会情绪调整
-对情绪认识的误区
-误区一:认为孩子负面情绪的表达就是他的坏性格
-误区二:认为孩子负面情绪的表达是做父母的失败
-误区三:认为孩子负面情绪的表达是对自己的挑战
-误区四:希望我的孩子幸福快乐,时时刻刻都快乐
-误区五:父母过度保护孩子,千方百计去取悦孩子
-是关心情绪,还是纠正行为
-[案例]解决问题先解决情绪
-情绪引导的大致步骤
-认同孩子的情绪
-引导孩子
-不要以大人的方式去替孩子归因
-打破循规蹈矩,整合信息,灵活运用
-孩子执着于不是自己的玩具怎么办
-孩子沉迷电子游戏怎么办
-孩子不爱说话,不理人,怎么办
-孩子在幼儿园受委屈,回家情绪不好怎么办
-孩子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怎么办
-第十讲 实施科学与特殊教育
-教育是科学
-教育中的循证实践
-什么是实施科学
-吉尔伯特的“六要素”
-ASQ和CBCL有什么区别
-如何确认IS的贯彻
-职前教师的培训项目
-如何确保实施科学的效果
-教育神经科学的重视程度如何,中国如何推行
-早期教育筛查中脑科学证据的应用程度如何
-Reggio的研究现状如何
-如何看待蒙台梭利
-怎样选幼儿园
-如何提前发现孩子的问题
-特殊教育中EBP的研发
-第十一讲 信息捕食者的选择
-小城年轻人
-互联网时代的反对者
-成为专业新闻人
-一个记者的网络时代
-欢迎来到未来
-在信息中溯流而上
-一个人的创新与未来
-如何看待新闻媒体的发展
-如何发现并坚持真正喜欢的事
-新闻的专业主义
-未来导向的人
-破解信息过载难题
-Calling使命感
-第十二讲 好中文的样子
-文言与白话
-审视白话文运动
-民国诸先生的评议
-情书之美
-白话与文言之别
-打开白话文之门
-语文的时代烙印
-比较语文的演进:文气
-比较语文的演进:修辞
-结语:美丽中文
-好中文能否从方言中产生
-古汉语到现代汉语的演化
-汉语文化圈的内容传播
-定义中文之美
-写作私淑秘籍
-年轻时代的圣典
-编剧入门
-第十三讲 运动控制
-什么是运动控制
-表13–1 SCI 1986—2004有关“脑”和“神经”学术论文统计表
-运动控制为何为心理学所忽视?
-内模型理论与最优反馈控制
-运动控制的应用
-长期运动经验的影响
-运动控制为什么一定要拟人
-高级认知功能对运动控制有何影响
-运动控制研究能否给帕金森病带来转机
-最优反馈控制理论的关键
-感知信息对虚拟现实真实性的影响
-语言与运动运作模式的相似性
-运动控制中的念动一致
-情绪对运动控制的影响 &多人协同
-新手与专家
-运动控制的自动化
-对Brain Gym的取舍
-生物运动控制的特性
-第十四讲 时间与决策
-什么是跨时决策
-经济学家的研究
-指数折扣模型
-心理学家的贡献
-神经科学家的贡献
-影响跨时决策的因素
-注意焦点
-对当前和未来事件的不同认知方式
-对未来时间稀缺性的认识
-对于自身拖延倾向的认识
-时间知觉
-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跨时决策
-如何对被试的行为模式建模
-实验决策结论应用实际生活的限制
-跨时决策是否可以分为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
-对刚进入科研领域的年轻人的建议
-番外篇 时空选择论
-线上线下的学习差异
-时间源头
-未来已经到来,只是分布不均
-走在时间前面
-如何对抗未来分布的不均等
-理解未来的图景
-生活在时间之间
-环境塑造人的信息视野
-面向未来
-时空选择论
-附录 开智书单
-开智正典收录书目
-开智书友会书单
-开智群友原创作家书单
-开智写作课书单
-后记 开智三月